首页

www.eyoubo.cn

时间:2025-05-28 16:55:11 作者:台青棒垒球教练江西“育苗” 促两岸交流“全垒打” 浏览量:44256

  中新社南昌5月27日电 题:台青棒垒球教练江西“育苗” 促两岸交流“全垒打”

  作者 朱莹 吴敏

  “二垒去补位”“举棒姿势做好再跑,脚抬起来冲”“很好,保持”……在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凤凰洲体育公园的棒球场上,台青吴军平站在球场边,不时给小球手们点赞,更多是提醒纠正。

  出生于1995年的吴军平从台湾屏东县跨海而来,已在大陆执教棒垒球近6年,目前在南昌一家俱乐部担任棒垒球教练。初见时,他头戴黑色棒球帽、身穿蓝色运动服,皮肤晒得黝黑,三句话不离棒垒球,尽显对这项运动的痴迷。

5月25日,在江西省南昌市的棒球场上,台青吴军平正在训练球员。吴敏 摄

  训练间隙,吴军平将自己的“棒垒球梦”娓娓道来:小学开始练习棒垒球,后成为棒垒球运动员,22岁起在家乡屏东县担任棒垒球教练。“2018年,我带领台湾学员去深圳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学生棒球联赛,遇到了我的学长,他劝我趁年轻来大陆看看,这边前景广,也有机会认识更多人。”吴军平说,在学长的介绍下,2019年,他来到南昌当棒垒球教练。

  “在台湾,棒垒球是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但在大陆,相对其它的运动项目来说,棒垒球普及率较低,算相对小众的运动。”吴军平说。

  初到南昌时,他所在的俱乐部仅有不到30名学员,棒垒球运动基础较差,很多孩子对这项运动一知半解。这些年,在江西省棒垒球协会和南昌市棒垒球协会的推动下,吴军平和俱乐部的其他教练一起,进校园推广,上棒垒球体验课,几乎跑遍了南昌的中小学校。

  棒垒球推广成效显著:南昌二中等学校组建了棒垒球校队;吴军平所在的俱乐部从起初只有两支棒垒球队到如今有20支棒垒球队……在球场上,球员们奔跑、接传球、挥棒,训练声不停回荡,这样的场景已成为常态。

  训练场上,吴军平往往要求严格,被称为“魔鬼教练”,却仍受到不少孩子和家长的信任。截至目前,他在大陆带过超200名学生,在他看来,台湾的棒垒球队训练较严格;大陆的球队以欢乐体验为主,但教练水平也很高,能让球员的能力快速且有效被激发出来。

  棒垒球运动被誉为“竞技与智慧的结合”,集“接、传、打、跑”于一体。吴军平说,这项运动既能培养球员的灵敏性与专注力,又能磨炼意志,培养团队精神,“我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真正爱上棒垒球”。

  其间,吴军平还去福建、海南等地学习,但最终选择定居南昌。从“连接”到“联结”,吴军平在大陆收获了“很棒的人生”——能听懂南昌话,爱逛南昌充满烟火气的夜市,并收获了爱情。

  “我是一个恋家的人,在南昌有家的感觉。很巧的是,棒垒球还有个美好的含义,这是一项以‘回家’为目的的运动。”吴军平说,比赛中,只有从本垒出发,再回到本垒,才能得分,本垒的英文是home base,因此棒垒球是一项从“家”出发、再回到“家”的运动。

  谈及未来,吴军平希望能在江西各个地区推广棒垒球运动,组建一支省级球队参加全国比赛,并致力推动台湾球队来江西比赛切磋,希望以球为媒促进两岸交流“全垒打”。(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浙江成立海洋大数据增值应用中心 加快海洋新质生产力培育

“这边的道路冬天容易积雪结冰,我们在试验段进行摊铺时,往沥青混合料中掺入具有抑制冻结效果的抗凝冰改性剂,能够有效降低冰雪与路面之间的粘附力,做到‘小雪可融、大雪不粘’。”屈磊说。

中国广播艺术团携手抖音直播打造“广播艺术青年主播团”

丹麦前驻华外交官曹伯义(斯滕·博耶尔·托格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消费市场体量巨大,进博会可以帮助海外企业顺利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信号。

京津冀十年:跑出协同加速度

塔斯社等媒体援引法院方面的信息报道称,米尔佐耶夫1991年出生,此前多次违反俄罗斯移民法,曾做过出租车司机,无固定工作。拉沙巴利佐达1994年出生,曾有违反俄罗斯移民法的记录,无业。法里杜尼1998年出生,在莫斯科近郊的波多利斯克镶木厂工作。法伊佐夫2004年出生,受过中等教育,暂时没有工作,此前在伊万诺沃市的理发店担任理发师。俄罗斯侦查委员会指控上述4名犯罪嫌疑人从事恐怖主义袭击并致人死亡。

中方谈跨境赌博:愿与有关方面加强合作,加大力度打击跨境违法犯罪

钟祥地处湖北中部,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汉江纵贯全境,支流水量丰富,森林资源多样,有“国家园林城市”之称。据中国科学院检测,钟祥的土壤富含硒、磷等元素,饮用水源中锶、硒等有益元素达到国家天然矿泉水标准。

四川峨眉山景区人气持续高涨再迎“客满”

“以数字产品、数字服务、数字技术和数据信息为标的物的数字文化产业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强。”张斌表示,以在线影视、网络游戏、短视频等业态为代表的数字文化产品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这些数字文化形态深受全球年轻人喜爱,提升了不同地区民众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接受度。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